標準與合格評定的挑戰
介紹
隨著1995年WTO體制的建立,國際貿易中的關稅和數量障礙逐漸減少,所謂的非關稅壁壘開始佔據中心地位. 在非關稅壁壘中,最主要的壁壘被認為是與標準和合格評定相關的壁壘.
世貿組織體制承認各國政府有權基於健康和安全等理由保護其民眾,因此可以透過法律對農產品領域產品提出要求,即所謂的技術法規或衛生和植物檢疫 (SPS) 措施。. 事實上,《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通常稱為《TBT協議》)規定,可以諸如健康(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玩具、電器、液化石油氣瓶)、環境(車輛排放水平、環境法、油漆中的鉛含量)、欺騙性貿易行為(水泥或黃金首飾中規定摻假)和國家安全(電信設備)等由進行監管產品的監管產品。.
這導致技術法規、國家和國際自願標準以及合格評定程序的數量增加,這些法規、國家和國際自願標準以及合格評定程序適用於所有領域的產品、服務、流程、管理系統或人員. 一般來說,這些措施是為了滿足消費者、企業、監管機構和其他利害關係人對商品和服務的合法的品質和安全要求,無論其原產國是哪個國家. 產品和服務能夠跨越國界以滿足全球需求,同時又不對個人或環境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不當風險,這一點至關重要,不僅對個人和組織如此,而且對國家和國際經濟健康也是如此。.
因此,WTO 體制創造了兩個不同的領域:受技術法規/SPS 措施約束的領域和受標準驅動的領域(現在被定義為本身自願的). 技術法規/SPS措施是政府的責任,是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製定的,而標準是自願的,由市場、產業和其他利害關係人推動.
因此,任何企業,包括新創企業,不僅需要了解其所在行業的法規和標準,還需要在設計階段將這些法規和標準融入產品或服務中,以便其產品或服務符合強制性的監管要求和市場普遍的標準,從而生存和成功.
規章制度
技術法規規定了對產品特性或相關製程和生產方法的要求,必須遵守. 根據國民待遇原則,進口商品和本地製造商品的監管必須相同,以免因監管差異而導致進口受阻. 世貿組織鼓勵各國採用國際標準作為技術法規/SPS措施,以避免壁壘,大多數已開發國家都採用國際標準作為技術法規/SPS措施. 透過提供適當的科學依據,可以採用高於國際標準的標準作為法規,目前許多已開發國家都在採用這項規定,這增加了我們行業的挑戰.
首要的挑戰是遵守國內法規,取決於企業所處的行業. 典型的例子是食品、藥品、電器、電子和IT產品、水泥、電信產品和鋼鐵產品等產業. 印度許多行業缺乏監管,但目前由商務部牽頭,正努力彌補監管上的不足. 機械、玩具、醫療器材、個人防護設備和化學品等行業正在接受監管. 根據經驗法則,如果某人的產品涉及健康或安全問題,那麼他應該受到監管.
印度工業面臨的下一個挑戰是,如果希望出口,就必須遵守進口國的規定. 這項挑戰在食品和製藥等一些領域更加嚴重,因為這些領域的國內法規缺乏國際標準,而印度目前在機械、醫療器材或化學品方面缺乏監管. 如果不遵守這些規定,貨物將被拒絕入境,而且這些規定通常比國內法規更為嚴格,需要業界付出額外的努力才能遵守. 雖然製藥、汽車和海鮮產業是印度進入全球市場的成功案例,但大多數其他產業的產業仍在努力遵守進口國的規定.
自願標準
下一個挑戰是市場上普遍存在的自願標準. 標準為產品或相關流程和生產方法提供規則、指南或特性,遵守這些標準是自願的,而遵守技術法規則是強制性的.
自願標準通常由發展中國家的政府機構制定,這些機構制定的標準是自願性的. 在大多數已開發國家,標準機構都是與產業有密切聯繫的私人機構. 印度標準局 (BIS) 是印度的國家標準機構,擁有超過 20000,
在許多行業,甚至在受監管的行業,買家都要求這些標準的認證,因此行業有必要採用這些標準. 自願標準包括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的國際標準,例如品質管理系統 (QMS) 的 ISO 9001、環境管理系統 (EMS) 的 ISO 14001、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系統 (OHSMS) 的 ISO 45001、信息安全性.
還有另一類所謂的私人標準,現在越來越多地被稱為自願可持續性標準,由零售商、行業、非政府組織等利益相關者制定. 這些標準可以提供免責保護,這在全球採購增長的情況下仍然很重要,並且/或它們可以解決對社會問題的擔憂,例如童工、公平工資、工作場所安全等,或環境合規性,甚至食品安全. 此類標準包括:農產品的全球良好農業規範 (Global G.A.P)、木材合法性和可持續森林管理的森林管理 (FSC/PEFC)、紡織品的 WRAP、食品的 BRC/IFS/FSSC 22000 以及其他社會標準,如 SA 8000.
一些私營標準也是由行業驅動的,例如汽車行業(IATF 16949)、電信中的 TL 9000、航空航天中的 AS 9100,這些標準是由將供應商升級為這些行業的主要參與者和原始設備製造商的強制性業務的標準.
目前印度有多種方案可供選擇,例如 QCI 的 IndGAP 或 IndiaHACCP 或 NCCF 的森林管理認證,成本低得多,並且如果其中任何一個方案都符合國際標準(例如. NCCF),它們也促進出口.
合格評定
然而,滿足上述規定和標準還不夠. 業界必須做好準備,以應對除遵守技術法規/SPS措施和標準之外的挑戰. 僅僅遵守這些規定已經不夠了,以何種方式證明遵守這些規定也同樣重要. 有多種合格評定模式或途徑可供選擇,從最不嚴格的模式開始 - 自我符合性聲明 (SDoC),歐盟委員會在其 CE 標誌法規中廣泛使用,到密集的第三方評估,例如 BIS 在瓶裝水或水泥等的強制認證中使用的那種.
合格評定在受監管和自願領域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2016 年,WTO 研究對 TBT 委員會提出的特定貿易關注 (STC) 進行了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只有30% 的 STC 基於標準,而 70% 的 STC 基於合格評定程序. 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採用國際標準,標準不再是問題;然而,由於沒有一個國際公認的單一模式,它們的合格評定程序有所不同,並且將繼續有所不同.
合格評定證明與產品、過程、系統、人員或機構相關的指定要求已滿足,包括測試、檢驗和認證等活動,以及等評定機構的認可。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僅僅遵守國際標準是不夠的,合格評定過程也同樣重要。印度生產的輪胎符合國際標準,在印度受 BIS 監管,但卻不被厄瓜多爾這樣的小國接受,只是因為厄瓜多爾規定必須獲得原產國國家認證機構認可的認證機構頒發的合格證書,而這個認證機構恰好是國家認證機構認可委員會 (NABCB),而 BIS 並未獲得 NABCB 的認可。. 同樣,由於缺乏國家認證機構認可的認證機構,其他幾種產品也無法進入厄瓜多爾.
合格評定的認可
為了使一個國家的檢驗、認證或測試得到另一個國家的認可,有必要建立一個對每個國家的合格評定體系具有信心的體系. 這種信心是透過基於國際標準的認證過程產生的. TBT 協議對此作出了規定,具體如下:
“6.1.1 出口會員相關合格評定機構具備充分且持久的技術能力,以確保其合格評定結果的持續可靠性;在這方面,應將經驗證的符合性(例如通過認證)與國際標準化機構發布的相關指南或建議相符的情況視為具有足夠技術能力的指標;”
認證的作用
隨著合格評定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監管機構越來越依賴獨立的第三方檢驗和認證機構或實驗室代表他們進行檢驗/認證/測試,而且全球範圍內出現了許多自願性計劃,需要第三方機構來擴大其標準的採用, 因此需要確保合格評定機構的能力並促進測試的報告、接受報告、接受報告。
這導致了認證體系的開發,以建立檢驗/認證機構和實驗室的技術能力,ISO 已為此制定了一系列標準.
在國際認可論壇 (IAF)和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 (ILAC)的主持下,全球範圍內已經發展出一套自願認可體系,用於認證,而對於檢驗和測試,印度則響應這些發展,建立了一套國家認可體系,即國家認證機構認可委員會 (NABCB)和校準委員會檢測和校準和校準委員會。. NABCB 依照適用的國際標準對認證和檢驗機構進行認證,而NABL 則致力於對測試、校準和醫學實驗室及相關機構進行認證. NABCB 是 IAF 和 ILAC 的成員,而 NABL 是 ILAC 的成員,兩者的認證均已獲得國際同等認可。
ISO 17000 將認可定義為「與合格評定機構相關的第三方認證,正式證明其有能力執行特定的合格評定任務」。
認證通常按照ISO的通用國際標準進行,其中一些列於下文:
- 符合 ISO 17025 標準的實驗室
- 符合 ISO 17020 標準的檢驗機構
- 符合 ISO 17065 的產品(包括流程)認證機構
- 管理體系,例如符合 ISO 17021-1 標準的 ISO 9001 認證機構
新興全球情勢
鑑於上述情況,新興技術基礎設施將會是什麼樣子顯而易見,而角色也正在變得明確定義如下:.
- 政府是立法和製定政策的最高權力機構;
- 監管機構每天執行法律,監管機構可以是食品、藥品等特定行業;例如印度的 FSSAI、CDSCO;
- 標準機構制定自願標準,也可以向監管機構提供標準;電信領域的 BIS、TSDSI、道路和橋樑領域的 IRC
- 認可機構,確認合格評定機構(CAB)的技術能力;印度的 NABCB 和 NABL;
- 合格評定機構透過驗證是否符合各種標準、法規等來支持法規、自願標準和品質保證;
- 製造商和服務提供者提供可靠且全球認可的商品和服務,以及
- 一般消費者,即商品和服務的接受者.
結論
根據前文所述,包括新創公司在內的行業需要遵循以下做法:
- 確定您所在的行業是否受到監管或可能受到監管—如果是,請確定監管機構及其製定的法律要求.
- 如果您處於受監管的行業並希望進入全球市場,那麼選擇符合大多數進口國法規的國際標準是安全的
- 即使在受監管的行業,也要確定市場是否需要任何自願標準,例如醫療器材的 ISO 9001 或 ISO 13485,食品安全的 ISO 22000 或私人標準
- 採用國際標準或國際上可接受的(例如. 私人或可持續性標準(如果存在),如果沒有,則在自願部門採用國家標準
- 尋求 NABCB/NABL 正式認可的檢驗/認證機構或實驗室的合格評定,以促進國際認可,最好是 NABCB/NABL,因為印度存在許多不正規的機構,尤其是在認證方面